10 大Canon數位相機推薦排行榜【2025最新】
Canon數位相機推薦排行榜TOP10
感光元件: 45MP 全片幅CMOS
連拍速度: 最高20fps (電子快門)
錄影規格: 8K 30p / 4K 120p
對焦系統: 雙像素CMOS AF II
防手震: 機身5軸防震
螢幕: 3.2吋可翻轉觸控螢幕
優點
- 超高解析度45MP感光元件
- 專業級8K錄影能力
- 出色的自動對焦性能
- 優秀的機身防震系統
- 堅固耐用的鎂合金機身
缺點
- 價格昂貴
- 8K錄影時容易過熱
- 體積較大
- 電池續航力一般
建議售價: NT$ 109,900
立即購買 感光元件: 24.2MP 全片幅CMOS
連拍速度: 最高40fps (電子快門)
錄影規格: 6K 60p / 4K 120p
對焦系統: 雙像素CMOS AF II
防手震: 機身5軸防震
螢幕: 3吋可翻轉觸控螢幕
優點
- 極高的連拍速度
- 優秀的低光表現
- 專業級錄影功能
- 改進的自動對焦算法
- 性價比高
缺點
- 像素較R5低
- 沒有8K錄影
- 高ISO表現略遜於競爭對手
建議售價: NT$ 79,900
立即購買 感光元件: 24.2MP 全片幅CMOS
連拍速度: 最高40fps (電子快門)
錄影規格: 4K 60p
對焦系統: 雙像素CMOS AF II
防手震: 數位防震
螢幕: 3吋可翻轉觸控螢幕
優點
- 輕巧便攜
- 價格相對親民
- 繼承R6 Mark II的對焦系統
- 優秀的入門全片幅選擇
- 適合Vlog拍攝
缺點
- 沒有機身防震
- 電池續航力較短
- 單SD卡槽
- 機身質感較塑膠
建議售價: NT$ 49,900
立即購買 感光元件: 32.5MP APS-C CMOS
連拍速度: 最高30fps (電子快門)
錄影規格: 4K 60p
對焦系統: 雙像素CMOS AF II
防手震: 機身5軸防震
螢幕: 3吋可翻轉觸控螢幕
優點
- 高像素APS-C感光元件
- 極高的連拍速度
- 優秀的追焦性能
- 機身防震效果出色
- 雙SD卡槽
缺點
- APS-C片幅
- 4K錄影有裁切
- 高ISO表現不如全片幅
建議售價: NT$ 42,900
立即購買 感光元件: 24.2MP APS-C CMOS
連拍速度: 最高15fps (機械快門)
錄影規格: 4K 30p
對焦系統: 雙像素CMOS AF II
防手震: 數位防震
螢幕: 3吋可翻轉觸控螢幕
優點
- 價格實惠
- 輕巧便攜
- 繼承高階機種的對焦系統
- 適合初學者
- 4K無裁切錄影
缺點
- 沒有機身防震
- 電池續航力較短
- 單SD卡槽
- 塑膠機身
建議售價: NT$ 25,900
立即購買 感光元件: 26.2MP 全片幅CMOS
連拍速度: 最高5fps
錄影規格: 4K 24p
對焦系統: 雙像素CMOS AF
防手震: 數位防震
螢幕: 3吋可翻轉觸控螢幕
優點
- 最輕巧的全片幅無反
- 價格親民
- 觸控螢幕操作直覺
- 適合旅行攝影
- 全片幅畫質
缺點
- 性能較入門
- 4K錄影有嚴重裁切
- 電池續航力短
- 沒有機身防震
建議售價: NT$ 32,900
立即購買 感光元件: 20.1MP 1吋CMOS
連拍速度: 最高30fps (RAW連拍)
錄影規格: 4K 30p
對焦系統: 對比式AF
防手震: 光學防震
螢幕: 3吋上翻觸控螢幕
優點
- 極度輕巧便攜
- 上翻螢幕適合自拍
- 內建麥克風接口
- 直出色彩優秀
- USB充電
缺點
- 小感光元件
- 對焦速度一般
- 沒有熱靴接口
- 4K錄影有裁切
建議售價: NT$ 22,900
立即購買 感光元件: 20.3MP 1/2.3吋CMOS
變焦範圍: 24-960mm等效
錄影規格: 4K 30p
對焦系統: 對比式AF
防手震: 光學防震
螢幕: 3吋上翻觸控螢幕
優點
- 超長變焦範圍
- 極度輕巧
- 4K錄影
- 上翻螢幕
- 價格實惠
缺點
- 小感光元件
- 低光表現一般
- 對焦速度慢
- 沒有RAW格式
建議售價: NT$ 14,900
立即購買 感光元件: 24.1MP APS-C CMOS
連拍速度: 最高10fps
錄影規格: 4K 24p
對焦系統: 雙像素CMOS AF
防手震: 數位防震
螢幕: 3吋側翻觸控螢幕
優點
- 輕巧便攜
- 側翻螢幕適合Vlog
- 直出色彩優秀
- 對焦速度快
- 價格實惠
缺點
- 4K錄影有裁切
- 電池續航力短
- EF-M鏡頭選擇有限
- 沒有機身防震
建議售價: NT$ 21,900
立即購買 感光元件: 20MP 1/2.3吋CCD
變焦範圍: 28-224mm等效
錄影規格: 720p
對焦系統: 對比式AF
防手震: 數位防震
螢幕: 2.7吋固定式
優點
- 價格極低
- 輕巧便攜
- 8倍光學變焦
- 簡單易用
- AA電池供電
缺點
- 小感光元件
- 畫質一般
- 沒有觸控螢幕
- 只有720p錄影
建議售價: NT$ 3,990
立即購買 Canon數位相機選購全攻略
1. 確定您的預算範圍
Canon相機從入門級到專業級價格差異很大,從幾千元到十幾萬元不等。建議先確定預算範圍:
- 5,000元以下: IXUS系列輕便相機
- 10,000-20,000元: PowerShot系列高階輕便相機或入門無反
- 20,000-40,000元: 中階APS-C無反相機
- 40,000-80,000元: 高階APS-C或入門全片幅無反
- 80,000元以上: 專業級全片幅無反相機
2. 選擇適合的感光元件尺寸
感光元件尺寸直接影響畫質和景深效果:
- 全片幅(35mm): 最佳畫質、最佳低光表現、最淺景深,適合專業攝影師和追求極致畫質的用戶
- APS-C: 性價比高,體積較小,適合大多數攝影愛好者
- 1吋: 輕便相機中的大尺寸感光元件,平衡畫質和便攜性
- 1/2.3吋: 超長變焦相機常用,畫質一般但變焦能力強
3. 考慮主要用途
不同用途適合不同類型的相機:
- 人像攝影: 全片幅相機搭配大光圈定焦鏡頭
- 風景攝影: 高像素相機搭配廣角鏡頭
- 運動/野生動物攝影: 高速連拍和優秀追焦性能的相機
- 旅行攝影: 輕便的APS-C或全片幅無反
- Vlog/影片拍攝: 有側翻螢幕、優秀自動對焦和4K錄影的相機
- 日常記錄: 輕便相機或入門無反
4. 鏡頭系統考量
Canon目前有三大無反鏡頭系統:
- RF系統: 全片幅無反專用,鏡頭素質高但價格較貴
- EF-M系統: APS-C無反專用,鏡頭輕巧便宜但選擇有限
- EF/EF-S系統: 單反鏡頭,可透過轉接環用於無反相機
如果您已經有EF鏡頭,選擇可轉接的R系列無反會是經濟的選擇。
5. 其他重要功能考量
- 防震系統: 機身防震對手持拍攝幫助很大
- 螢幕類型: 翻轉螢幕對自拍和Vlog很重要
- 電池續航: 專業用戶需考慮電池續航或準備備用電池
- 儲存媒體: 雙卡槽對專業用戶是必要功能
- 連接功能: Wi-Fi/藍牙傳輸、USB充電等便利功能
Canon數位相機橫向對比表
型號 | 感光元件 | 像素 | 連拍速度 | 錄影能力 | 對焦系統 | 防震 | 重量 | 建議售價 |
EOS R5 | 全片幅 | 45MP | 20fps | 8K 30p | 雙像素AF II | 機身5軸 | 738g | NT$109,900 |
EOS R6 Mark II | 全片幅 | 24.2MP | 40fps | 6K 60p | 雙像素AF II | 機身5軸 | 670g | NT$79,900 |
EOS R8 | 全片幅 | 24.2MP | 40fps | 4K 60p | 雙像素AF II | 數位防震 | 461g | NT$49,900 |
EOS R7 | APS-C | 32.5MP | 30fps | 4K 60p | 雙像素AF II | 機身5軸 | 612g | NT$42,900 |
EOS R10 | APS-C | 24.2MP | 15fps | 4K 30p | 雙像素AF II | 數位防震 | 429g | NT$25,900 |
EOS RP | 全片幅 | 26.2MP | 5fps | 4K 24p | 雙像素AF | 數位防震 | 485g | NT$32,900 |
PowerShot G7 X Mark III | 1吋 | 20.1MP | 30fps | 4K 30p | 對比式AF | 光學防震 | 304g | NT$22,900 |
PowerShot SX740 HS | 1/2.3吋 | 20.3MP | 10fps | 4K 30p | 對比式AF | 光學防震 | 299g | NT$14,900 |
EOS M50 Mark II | APS-C | 24.1MP | 10fps | 4K 24p | 雙像素AF | 數位防震 | 387g | NT$21,900 |
IXUS 185 | 1/2.3吋 | 20MP | 0.8fps | 720p | 對比式AF | 數位防震 | 126g | NT$3,990 |
Canon數位相機常見問題
Q1: Canon R系列和M系列有什麼區別?哪個更好?
A: R系列是Canon的全片幅和APS-C無反系統,使用RF或RF-S鏡頭,是Canon未來的發展方向。M系列是較早推出的APS-C無反系統,使用EF-M鏡頭,目前Canon已暫停開發新機型。如果您是新用戶,建議選擇R系列,有更多未來升級空間。
Q2: 全片幅和APS-C相機的主要差異是什麼?
A: 主要差異在感光元件尺寸,全片幅約36×24mm,APS-C約22.3×14.9mm。全片幅優勢在更好的低光表現、更淺的景深和更廣的視角;APS-C優勢在更輕巧、更便宜且長焦端有1.6倍等效放大。預算充足且追求最佳畫質選全片幅,注重性價比和便攜性選APS-C。
Q3: 我需要購買多貴的鏡頭才能發揮相機的實力?
A: 一般建議鏡頭預算至少為機身的50%。例如購買NT$50,000的EOS R8,至少準備NT$25,000購買鏡頭。高階相機如R5搭配低階鏡頭會限制性能發揮,而入門相機搭配高階鏡頭反而能提升畫質。RF鏡頭中,24-105mm f/4L和50mm f/1.8是性價比高的選擇。
Q4: 單反和無反相機該如何選擇?
A: 年新購相機建議選擇無反系統。無反相機優勢在更輕巧、更快的對焦速度(特別是影片拍攝)、所見即所得的電子觀景窗、更好的機身防震等。單反優勢僅剩光學觀景窗無延遲、電池續航更長,但Canon已停止開發新單反,未來是無反的時代。
Q5: 購買相機時應該注意哪些配件?
A: 必備配件包括:額外電池(特別是無反相機)、SD卡(建議UHS-II規格以上)、相機包、保護鏡(UV鏡)。可選配件:三腳架、外接閃光燈、麥克風(影片拍攝)、快門線、清潔工具。建議優先投資鏡頭和配件,而非過度追求機身性能。
Q6: 如何判斷二手Canon相機的價值?
A: 主要考量:1) 快門次數(專業機種可查,消費機種無法查);2) 外觀磨損程度;3) 感光元件有無刮痕或壞點;4) 配件齊全度;5) 是否在保固期內。建議比對各大二手平台如DCView、Mobile01的成交價,或參考相機店二手報價。高階機種折舊較慢,入門機種折舊快。
Q7: 初學者應該選擇自動模式還是學習手動模式?
A: 建議從P模式開始,逐漸嘗試光圈優先(Av)和快門優先(Tv)模式,最後掌握全手動(M)模式。自動模式雖方便但限制創意發揮。Canon相機的引導模式對初學者很友善,可幫助理解曝光三角(光圈、快門、ISO)的關係。拍攝RAW格式能保留更多後製空間。
總結與購買建議
最佳全能相機:Canon EOS R6 Mark II
對於大多數攝影愛好者而言,EOS R6 Mark II提供了最佳的平衡點。它擁有全片幅感光元件、出色的自動對焦、優秀的低光表現、專業級的錄影功能和合理的價格(相對於R5)。無論是靜態攝影還是影片拍攝,R6 Mark II都能勝任。
最佳性價比全片幅:Canon EOS R8
如果您想以較低預算進入全片幅世界,EOS R8是最佳選擇。它繼承了R6 Mark II的對焦系統和感光元件,雖然省略了機身防震和一些專業功能,但核心畫質表現依然出色,特別適合預算有限但追求全片幅畫質的用戶。
最佳APS-C相機:Canon EOS R7
對於不需要全片幅或預算有限的用戶,EOS R7是APS-C陣營的佼佼者。高像素感光元件、出色的連拍速度和專業級的自動對焦系統,特別適合運動、野生動物和生態攝影。APS-C片幅還能在長焦端提供1.6倍的等效放大,節省鏡頭開支。
最佳Vlog相機:Canon PowerShot G7 X Mark III
如果您主要拍攝Vlog或旅行影片,G7 X Mark III的輕巧體積、上翻螢幕、4K錄影和內建麥克風接口使其成為理想選擇。1吋感光元件在便攜性和畫質間取得良好平衡,且價格相對親民。
最佳入門選擇:Canon EOS R10
對於剛接觸可換鏡頭相機的初學者,EOS R10提供了R系列的核心功能(優秀的對焦、良好的畫質)而價格平易近人。APS-C片幅的鏡頭也較全片幅便宜,是學習攝影的理想起點。
購買管道建議
在購買Canon相機建議選擇官方授權經銷商,如:
- 彩虹全球資訊(Canon總代理)
- 各大電商平台:PChome、momo、Yahoo購物中心
- 實體通路:博愛路相機街、三創生活園區、法雅客等
購買時注意檢查公司貨保證書,並確認享有原廠保固。水貨價格可能較低但維修成本較高,請自行衡量風險。